2018年 杭州宝龙艺术市集。
《家园》-城西休闲公园品空间雕塑展。
上海hi21宝龙艺术中心新锐艺术市集5周年展。
喜马拉雅美术馆 “没展/2018”。作品主要内容是以自己的孩子和养的猫咪为原型,创作了很多相关的雕塑形象。
WXT -你美术学院毕业多少年了?毕业之后再看回自己的专业,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?
从2009年毕业至今近十年的时间了。这十年间断断续续的坚持雕塑创作,时间越长越加离不开了,以前觉得雕塑应该是神圣伟大的,现在感觉雕塑是亲近的、平和的、与人有情感牵绊的。
WXT - 每个作品从构思到成型一般会经历哪些过程,大概需要多久时间? 在创作过程中有没有遇到瓶颈,对你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?
作品的产生我觉得是一个孕育的过程,从客观上讲要经历创作草稿,泥塑造型,再到成品的加工与后期处理。这个过程的时间我认为是可控的,好比跟身边的人、物、自然长时间的相处相融中,内心产生的特殊情感在不断的孕育生长,最终到了那个时间,瓜熟蒂落。
创作的瓶颈主要在于怎么面对它,以前认为最大的瓶颈是造型能力上的升华,后来发现当你在做心里已经孕育成型的雕塑时,瓶颈更多的是最终成型的作品情绪没有达到心里预期的强烈与饱满。也许是瓜未熟,提前摘下了它。可惜的不是造型的反复提升,而是情感的减弱和淡化。最大的挑战我觉得是能坚持做心系之物,他不是别人论高低的物件,而是你心中的宝贝。
WXT -通过你的作品能感受到中国传统雕塑的气质,有种宗教感,什么样的契机让你探索这样的造型语言?
我喜欢收藏一些高古的残件,古陶器和金石标本,这些小物件所传达的气息非常强大。我对中国,古希腊,亚述,埃及的古代艺术都很入迷,我没有刻意的去临写某个造型语言,而是这种发自内心的喜爱在我心里自然融入到了作品当中,心有所属,必然会引导你亲近他。